- 介绍
- 作品
- 资讯
孙成文先生,号静心斋主。1967年出生于北京,家住东琉璃厂,琉璃厂文化街是块风水宝地,是仕人、举子、文人墨客、文化商人、梨园艺人聚居的地方,使得这里有着层次最为丰富的人文资源:典故、故事、人际等人文景观。所有这些,构成了中国人精神世界里“民族灵魂”的一部分。琉璃厂是一个典藏传统文化的大“文化圈”。更是向世界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也许是从小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熏陶,他自幼就酷爱书法及篆刻艺术。艺术启蒙老师徐博广先生是位名不见经传却才华横溢的中学美术教师,在徐老师的多年辅导下孙成文在书法及篆刻方面有了扎实的基础。
1985年,18岁的他进入了艺术大师云集的荣宝斋工作。荣宝斋是驰名中外的老字号,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有“民间故宫”之美誉。能进入这个艺术殿堂是他多年的夙愿,工作之余,先生也不忘时时向大师请教,不断精进自己的艺术造诣,在篆刻大师熊伯齐以及荣宝斋篆刻家宋学伟二位先生的不断指点与鼓励下,孙成文先生的篆刻技艺取得了更大的造诣,令他觉得骄傲的是能够有幸问业于启功先生的弟子曾庆辉先生的门下学习书法,这对于他来讲,可以更加专心的的习字修心,良好心性的养成也更有利于他精心钻研篆刻艺术。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展览,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曾为孙成文题字【孙成文篆刻】。1991年开始在荣宝斋挂笔单为顾客篆刻印章。其篆刻风格颇受国内外艺术爱好者的好评。
2010年开始,孙成文又迷上了雕刻艺术,时不时的在网上看一些关于雕刻技法的视频或看一些雕刻名家的作品图片。看了一段时间就开始买雕刻工具动手雕一些小作品。渐渐的达到痴迷状态,几年的时间凭借着书法篆刻的深厚功底和对艺术的狂热追求,其雕刻作品已多次参展。
孙成文先生是这样理解雕刻艺术的:雕刻取百家之长,克自身之短,融一己之悟于刀端,建有所长,雕刻并不只是一门简简单单的艺术,这就像画家一样,心中没有景色的画家,画出来的作品不会带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样,要想雕刻出来的东西栩栩如生,雕刻家的心中也必须有一个活体模型,这就要求雕刻艺术家对生活充满热爱,在生活中认真去观察每一件事物,细心去感受每一件物品的状态,无论这个物品是静态的还是活物,都用心去与他们交流,赋予他们独特的情感,这样在雕刻的时候才不会空洞,雕刻的作品才会显得有生机。
孙成文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生活中的他总是有条不紊,这可能源自常年修习书法篆刻的习惯,但我觉得更是一位优秀的雕刻家的常态,他会认真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论是小动物还是小盆景,他都会像朋友一样与他们相处,有的时候,一壶茶,一处景,先生一坐就是一下午,这样的生活状态一定会有人不理解,但他却说:艺术就是通过观察与体会生活,再将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于艺术品上,这样的艺术才能够与更多的人达到共鸣,才能够唤起更多的人对生活的热爱。
如果你不理解,那么孙成文先生的雕刻艺术所取得的成就一定会让你所感悟.2013年,孙成文先生应邀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家学会会员;2014年,石雕作品(金蟾如意)荣获【2014年全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银奖.2015年历时6个月完成篆刻作品【般若菠萝蜜多心经】全套共计50方。2016年,玉雕作品(盘古开天)入选【中国工艺美术双年展】。此外,孙成文先生的书法集篆刻作品还经常被台湾、韩国等喜爱中国文化的国际友人所收藏,其鸵鸟蛋雕等艺术品曾参加【中国魂,艺术与奥林匹克同行】大型艺术展,红丝石砚雕荣幸的入选党的对外活动交流礼品,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在更多的国际友人面前。2012年,在天津开展的红十字文化扶贫活动中,孙成文先生还为孩子们献爱心,体现了自己关爱祖国下一代的爱国情怀,一位大爱的艺术家,不仅仅要有登峰造极的艺术造诣,更应该有心系祖国的情怀,这就是一位雕刻艺术家的非凡艺术人生。
-
孙成文——书法作品
-
孙成文——书法作品
-
孙成文——书法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