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画院 免责申请法律顾问

“与古为徒,尊重经典”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书画临摹网络展

发布日期:2020-06-12


前 言

  四海聚力风帆劲,

  春风拂面笑颜开。

  五月的风,如书画家们手中的笔,挥洒自如,激情澎湃,再现历代经典艺术作品的魅力,抒发艺术家们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

  书画对中国人来说,是生活的情趣,是修养的显现,是染在墨香里的情,是写在纸上的爱。人生如画,艺术家在世界里行走,把眼中的万物定格在纸上,这是对大自然的寄情和向往,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膜拜和颂扬。

  “与古为徒,尊重经典”书画临摹展,在短时间的策划,展出会员的精品力作近六十幅,体裁题材多样化,理念上追求平和淡雅、天真清新、格致严谨、韵味大度,而又不失创新精神,可谓是跋山涉水、妙悟简逸的笔情墨趣,书画人行走在没有藩篱的画意之中。

  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成立以来,立足海南,秉承中国文化,弘扬国粹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艺术研讨活动,一直着力抓住创作人才和书画家队伍的培养,始终坚持注重对传统经典法帖的学习,举办文学艺术讲座、学术作为、笔墨聚会以提高会员扎实的基本功和创作水平。从研习和临摹古人的经典作品,我们深感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血脉流淌着炎黄子孙心中生生不息的大爱,是艺术创作与实践进取的力量源泉。

  纵观中国书法美术史,各个时代都为后人留下了不少经典之作,比如东晋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北宋张择瑞《清明上河图》、南宋李唐《万壑松风图》、元代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明代沈周《庐山高图》、

  清代任伯年《群仙祝寿图》等,都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而且为中国画开辟了新的具有独创性的道路。这些经典之作都是画家们倾注了毕生之心血,耗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才创作出来的,并在中国画坛乃至世界画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同时也载入中国书法美术史册。是的,艺术与人类同生,而人类的一切艺术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服务于人们的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工作者应该牢记,创作是自己的中心任务,作品是自己的立身之本,要静下心来,精益求精搞创作,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这对我们艺术工作者来说,是鼓舞人心、凝聚士气指明方向的重要讲话,艺术家要用作品说话,用艺术表现海南,宣传海南,为海南书画事业的发展注入正能量,为人民群众的审美意识增加新的欣赏思维。

  这是一次笔墨丹青的雅集,一次求真的互鉴,一次艺术的碰撞和务实精神的融合、共同绽放在这里,一场正本清源与深度挖掘的艺术美学探索之旅,开始启程了。

  今后我们将不忘初心,只争朝夕,砥砺前行,用艺术家的视角关注民生认同感和幸福感,坚定文化自信,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激励书画家们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和海南美文化传播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

2020年6月8日

谭平作品,以【石门颂】笔意创作。

谭平作品,以草篆笔意创作。

谭平作品,以秦篆笔意创作。

作者:谭平 字凹之、一川,号半醉行者、点墨道人,江苏徐州人,现为深圳市文物收藏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名誉院长,海南泰宇艺术研究院院长。

袁术临王羲之知念帖。

袁术临赵之谦对联。

袁术临郑文公碑。

作者:袁术 艺名老洞山人。海南省旅琼文艺家协会副秘书长,甘肃省书协原理事,海南省艺术家促进会副会长,中国书画院院士海南分院艺术顾问。

陈超节选意临龙门北海王元详造像题记。

陈超意临沈周【蕉下觅知音图】。

陈超意临王羲之二谢得示帖。

陈超意临西周虢季子白盘散氏盘铭文。

陈超意临西周毛公鼎颂鼎铭文。

陈超作品,以泰山金刚经笔意创作:“诵赤壁赋,听广陵涛”。

陈超节临《泰山金刚经》。

作者:陈超  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海南分院院长、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

王河平节临 西周《散氏盘铭》。

王河平节临东汉《曹全碑》。

作者:王河平  中国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执行院长兼秘书长、中国地质书法家协会会员。

王乙虎 临任伯年作品。

作者:王乙虎    中国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副院长、海南省美协会员、省诗书画家学会副会长、海口市美协会员、琼山美协副主席,天涯画派画师。

陈诗壮临任伯年《棕阳群鸡》

作者:陈诗莺(诗壮) 海南海口人士,如意堂主。中国书画院院士、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副院长、中国当代新笔墨艺术研究会会员、海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首师大吉瑞森工作室画家,天涯画派画师。

林胜全临五代后梁关同画法

林胜全临五代南唐董源:北苑太守法

作者:林胜全 高级工程师,现为中国书画院院士,海南省齐白石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海南省美协会员,海南省军旅书画家协会理事,海南省南国书画院副院长等。

刘思妤中国画作品名称石溪笔意作品尺寸68X68cm

作者:刘思妤  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院士  海南省美协会员  海南省女画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韦虹  意笔临唐代周昉“簪花仕女图”局部

作者:韦  虹 海口经济学院艺术学院教授,毕业于央美陈谋教授国画人物研究生班,现为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画师,中国田园山水画会理事。

宏临(龚贤山水)三尺

张宏临范宽的(范宽溪山行旅图)八尺

作者:张宏  海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海南爱心书画院秘书长、海南省女画家协会副秘书长、海南省诗书画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院士。

莫清鼎临赵孟頫洛神赋

莫清鼎临赵孟頫洛神赋

作者:莫清鼎  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书画院院士,北京人和书画院院士,《南华时刊》书画院特聘书画家。

白秀梅临北宋范宽 溪山行旅图

白秀梅临宋画牡丹,李晓明作品

白秀梅临摹宋画,花鸟画

白秀梅临宋画,花鸟画

作者:白秀梅  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会员,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高研班,海南省女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海南省诗书画家学会理事。

王荣坤临明代唐伯虎山水画

作者:王荣坤  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院士,海南省诗书画家学会理事、副秘书长。
窦鹏临《圣教序》
 
作者:窦鹏   号洪谷山人,祖籍山西沁水,北京天开寺中国佛教艺术书画院院士,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书画工作委员会会员、中国书画院(院士)海南分院画家,福建省郑成功文化交流协会艺术顾问。
马随太 以石门笔意挥写唐代韩翃诗
马随太 以石门笔意挥写唐代王昌龄诗
马随太 以扬州八怪笔意挥写梅兰竹菊

马随太节选意临赵孟頫手札

作者:马随太 别署禹都墨客、三晋居士,祖籍山西,自幼生活于艺术之家,后经专业学院深造,90年代定居海南,从事艺术教育30余年,终身致力于对中国书画艺术的学习与探索。海南省美协会员、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院士。

吴淑珍 临张其翼老师的花鸟

吴淑珍_临张其翼大师双喜双寿四条屏

作者:吴淑珍  中国书画院(院士)海南分院画家,海南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写生俱乐部海南省分部会员,南国书画院会员,澄迈县美术家协会副会长,澄迈县作家协会会员。

杨泉宾节临赵孟頫【三门记】

作者:杨泉宾 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会员,海南电信书法创作小组成员。

张雅君 临明代夏昶清风高节图

张雅君 临明清陈洪绶玉棠柱石图

张雅君临宋代花鸟画

张雅君临明代陈淳花卉卷

作者:张雅君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结业。现为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院士、海南省女画家协会理事、海南省老年书画研究会理事、海南省新闻界书画家协会会员。

陈灵以圣教笔意写陋室铭

作者:陈灵  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会员、海南电信书法创作小组组长。

白雪峰节临王宠游包山集

白雪峰节临文徴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作者:白雪峰  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会员。

裕明东坡寒食帖

裕明渡海帖

作者:裕 明   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会员,海南青年书法家。

朱明江节临《石门颂》

朱明江节临黄庭坚《廉颇蔺相如列传》

朱明江节临米芾《张季明帖》

朱明江节临苏东坡《西楼苏帖》

作者:朱明江  中国书画院海南分院会员,海南青年书法家。